跳至主要內容

錢包衍生路徑

今日已更新

衍生路徑

在區塊鏈和硬體錢包的使用中,衍生路徑是一個重要的概念,它決定了您的錢包生成哪些地址,以及不同錢包中的地址為何不同。
對於硬體錢包新手來說,根據不同錢包的預設設定,生成的地址格式可能會有所不同。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衍生路徑和地址格式,用戶可以獲得最佳的交易效率和兼容性。

什麼是衍生路徑?

衍生路徑是一個用來定義如何生成區塊鏈地址的規則。透過特定的路徑,錢包軟體(如硬體錢包)可以根據種子生成不同的地址。

衍生路徑的基本格式如下:

m / purpose' / coin_type' / account' / change / address_index

每個部分都有特定的含義:

  • m: 表示根路徑(master key)。

  • purpose': 定義錢包的用途,常見值有:

    • 44': 用於傳統比特幣地址(Legacy)。

    • 49': 用於巢狀 SegWit 地址(Nested SegWit)。

    • 84': 用於原生 SegWit 地址(Native SegWit)。

  • coin_type': 區分不同的區塊鏈,如比特幣是0,萊特幣是2。

  • account': 用於區分用戶的不同帳戶。

  • change: 0 代表外部地址,1 代表內部地址(通常用於找零)。

  • address_index: 地址的索引號,用於生成多個地址。

不同硬體錢包上的地址為何不同?

如果您在多個硬體錢包上匯入相同的種子短語,但發現生成的地址不同,通常是因為衍生路徑的不同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硬體錢包品牌的衍生路徑(比特幣)。

硬體錢包

常見衍生路徑

地址類型

Ledger

m/44'/0'/0'/0/0

Legacy

Trezor

m/49'/0'/0'/0/0

Nested SegWit

Ledger (SegWit)

m/84'/0'/0'/0/0

Native SegWit

不同的錢包可能預設使用不同的衍生路徑,因此即使種子短語相同,生成的地址也不同。例如,Ledger 預設使用 84' 路徑來生成原生 SegWit 地址,而 Trezor 可能預設使用 49' 生成巢狀 SegWit 地址。

當您使用硬體錢包時,選擇合適的衍生路徑非常重要,特別是在不同地址格式之間進行切換時。

以比特幣為例,OneKey 硬體錢包與 OneKey App 同時支援 Legacy、Nested SegWit、Native SegWit、Taproot 的衍生路徑,助您在加密貨幣旅程的一臂之力。

Legacy、Nested SegWit、Native SegWit

以比特幣為例,比特幣地址有不同的格式,外觀和功能均有不同:

地址類型

前綴

衍生路徑

說明

Legacy

1xxx

m/44'/0'/0'/0/0

這是比特幣的原始地址格式,交易費用較高。

Nested SegWit

3xxx

m/49'/0'/0'/0/0

巢狀在P2SH中的 SegWit 地址,向後兼容老的比特幣錢包。

Native SegWit

bc1xxx

m/84'/0'/0'/0/0

新的比特幣地址格式,交易費用更低,廣泛用於現代硬體錢包。

為兼容不同的格式,BIP(比特幣改進提案,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)引入了不同的衍生路徑規則。這些不同的地址格式實際上是軟分叉的結果。比特幣網絡透過軟分叉引入了 SegWit 功能,從而提升了擴展性和交易效率。

分叉地址是否遵循 BIP 框架?

比特幣和許多其他區塊鏈項目使用的 BIP 框架,是為了解決一致性和兼容性問題。即便在軟分叉後,新引入的地址格式(如SegWit)仍然必須在 BIP 框架下工作,以確保:

  • 向後兼容性:舊版本錢包仍然可以識別新地址格式。

  • 標準化:不同的錢包可以使用相同的規則生成地址。

透過這種方式,雖然地址格式變了(如從1xxx變成bc1xxx),但它們仍然遵循BIP框架的衍生路徑標準。這保證了新舊錢包之間的兼容性,並確保不同錢包能夠正確生成和管理地址。

OneKey App 中查看不同的衍生路徑

Screenshot 2024-09-27 at 15.25.06.png
是否回答了您的問題?